近年来,在“讲、比”活动的鼓舞下,我公司坚持解放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不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兴煤、科技兴安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企业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新成果。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自动化采煤达到40%;掘进机械化程度100%,综掘程度达到了71%;单产水平达到13.2万吨/个月,单进水平302米/个月,原煤效率7.9吨/工,回采率42.9吨/工,员工人均收入4.9万元/年,其中综采综掘机械化程度、单产单进水平、原煤效率、回采率均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谱写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富民强矿的新篇章。
1.强化组织领导,激发科技工作巨大能量。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席的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下设煤炭技术学会,经济学会,医药学会,负责企业科技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基层单位全部成立科技工作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的科技工作管理人员,构筑了科技工作管理体系。集团公司制定《珲春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建立了科技工作表彰奖励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几年来,表彰奖励科技工作先进单位4个、先进个人171名、科技成果134项和优秀论文56篇,发放科技创新奖金500余万元。同时,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坚持利用矿区电视台、《矿工报》、简报、有线广播等形式,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利用国家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日、周、月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并根据企业情况在安全标准化、自动化、现场会等活动中进行科学普及活动,每年组织开展采、掘、机、运、通工程方面和经济、医学等方面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人员860人次,反映公司科学发展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4部,出版论文集两册,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
2.注重人才培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企之路。与黑龙江科技大学搭建了校企合作办学平台,校企双方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开辟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我公司已成为黑龙江科技大学一个大型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四方共赢”局面,对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及招收优秀毕业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公司鼓励人才进步,开辟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院校委培、函授、岗位练兵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专业人才386人,在读227人。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全员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4376人次,中级技师以上900多人。矿区技工学校几年来为公司输入技术工人629人。
3.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攻关取得显著成果。结合实际,在煤炭开采方面组织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2013-2014年度共投入科技资金1903万元,实施了智慧矿山建设,促进了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平台建设,加快了薄煤层自动化开采设备研究,研发了硬岩支撑液压式综掘机,加快了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4.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多元发展呈现特点。围绕调结构、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中心任务,集中精力谋划了3个多元发展项目,与白山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生产矿用整芯阻燃输送带、锚杆钢和PE瓦斯抽放管项目已于6月12日开工建设,预计9月末投入生产,预计年产值1.66亿元,毛利润5602.85万元。应用量子生物科技-酶工程技术项目正在初步洽谈阶段,按照300吨产能,最高成本600元/公斤,最低售价900元/公斤测算,年经济效益预计可达9000万元,按1000吨产能测算,年经济效益可达3亿元左右。与神雾集团合作,积极谋划差异化煤化工项目建设,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上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推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