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组织公司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开展“讲、比”活动、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为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制度规范,科学组织,保障“讲、比” 活动健康发展
公司把“讲、比”活动作为工作的主线来抓。对制度不断完善,并加大了励力度,使“讲、比”竞赛活动更规范,有利的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扎实推进“讲、比”活动的开展。工厂成立了“讲、比”竞赛领导组,由公司科协主席(总经理)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公司主管科协工作的副主席(技术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各主要业务部门一把手组成,对 “讲、比”竞赛活动进行指导,“讲、比”竞赛活动从项目申请立项、审查、跟踪考核、验收、评审实施全过程的目标管理,保障了“讲、比” 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讲、比”与技术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相结合,促进了成果转化,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近年来,公司组织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工艺,向少切削、无切削工艺方向发展。“讲、比”项目立项的重点都是工厂生产、科研中的技术热点,将工艺科研项列目为“讲、比”项目组织开展工作,完成研制高精度角度测量仪、铝合金等温塑性成形技术的应用研究、产品零件通用化系列化设计、某产品平衡弹簧片工艺改进、SMC片状模塑料在军品上的应用等十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使公司的工艺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司的技术进步有了新的飞跃。
三、“讲、比”活动与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成果的转化
广泛建立与各高校、院所的协作与联合,保证了“讲、比”项目顺利开展,推动了成果的转化。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就镁合金加工技术、聚醚醚酮等十多个项目进行深度了合作。并且
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59所203所等多家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并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就微弧氧化技术进行了合作研究。编制了微弧氧化工艺,并进行了评审。目前生产线完全具备生产满足要求的微弧氧化膜的能力。
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展深冷处理工艺在精密薄壁零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试验,解决某精密薄壁零件变形问题,已应用于实际,效果良好。
与长春理工大学合作,“针对某产品零件光电式三维测量技术应用”项目,解决了高精度零件传统测量方法不准确的问题。使公司的测量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讲、比”活动与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活动相结合
组织开展“敬业者杯”学术征文活动,鼓励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生产、科研工作的同时,注重经验的积累及总结。 每年在“讲、比”项目中的大部分项目都能将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整理撰写成论文,并进行交流。通过撰写论文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同时可提高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对所征集的论文进行初审,经评审委员会综评评出优秀论文,并对优秀论文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通过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员工提高整体素质和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五、宣传“讲、比”活动成果,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增强科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公司坚持定期召开“讲、比”项目表彰大会,对优秀“讲、比”项目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营造了“崇尚知识、崇尚技术、崇尚技能、崇尚业务”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科协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讲、比”竞赛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发挥智慧、展示才华的舞台。两年来,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地脱颖而出。有5人获吉林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共组织实施“讲、比”竞赛项目118项,重大项目53项,获得市优秀项目奖31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