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团队

吉林省天顺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加入时间: 2015-07-10

吉林省天顺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吉林省酒精工业集团与中科天元公司、吉林科大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科技研发类公司,是吉林省酒精工业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孵化、熟化器和应用转化平台。天顺公司紧紧围绕酒精生产装置提高酒精产率、降低物耗、能耗、减少三废排放、缩短生产周期等生产实际问题,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对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对酒精生产过程中各种副产物及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增值开发,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一、自主研制开发大宗植物油脂超临界萃取生产新工艺

目前我国的油脂加工大多采用传统的压榨法和浸出法,还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生产上,高温压榨使温度敏感的生物活性组份损失殆尽,溶剂浸出在产品中有机溶剂残留影响油的质量,精制过程复杂。另外,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开发油脂加工新工艺已势在必行。

天顺公司针对上述压榨、浸出法弊端和这种形势,在国内外现有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工艺技术基础上,攻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处理能力、电力消耗、物料装卸及多组分分离等瓶颈难题,成功开发出全新的大宗植物油脂超临界萃取生产成套工艺和装备。

该工艺技术优于目前传统工艺技术。目前,该工艺技术已经完成中试,正在筹建一套工业化转化示范装置,并申报了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

二、合作研制开发基因重组酒精专用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

天顺公司积极与吉林市科大实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联合,在其已有基因重组纤维素酶技术成果基础上,辅之以多种酶系和激活剂,进一步合作研制开发出基因重组酒精专用酶。

该酶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以玉米酒精加工中的非淀粉多糖为作用底物,通过高活力外切酶及多种酶系协同作用,酶解玉米中纤维素及其他非淀粉多糖,转化为葡萄糖,提高工艺环节中残糖利用率,减少耗糖,同时,促使发酵液中酵母生产旺盛,打破多聚糖对葡萄糖的缠绕,促进酵母和可发酵糖实现化学反应,使发酵更加完整,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液中酒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该酶制剂效用,可在不需增加玉米投入、不增加设备、不改变生产工艺的条件下,由于将玉米原料中纤维素成分转化为可发酵糖,提高酒精收得率3%以上,并由于该酶制剂的催化作用,提高酵母的生长和发酵速度,平均缩短发酵时间10小时,和现有工艺发酵时间相比,可节约10%-15%生产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酶制剂作用于玉米粉原料,破坏了原料细胞结构,促进了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有效成分的溶出,降低了发酵醪粘度,减少了物料输送及后处理DDGS生产的能耗,提高现有生产线产能。另外,非淀粉多糖,尤其是废水中多糖的酶解,降低污水中多聚糖含量,污水处理量减少,污水处理成本降低,实现节能、减排、降耗效果。

推广使用该基因重组酒精专用酶,一是节约粮食。使用该酶制剂,可酶解酒精生产的废水及玉米中尚未被利用的多糖生产酒精,使酒精生产企业单位粮耗降低 100-150公斤 / 吨, 使我国玉米酒精行业年节约粮食 100-150万吨,等于节约可耕地面积 100-150万亩。二是节能减排。使用该酶制剂,可缩短发酵时间10小时,单位能耗降低3% ,废水回用水量从30%提高到60%,减少废水排放30%,COD降解20%。三是降本增效。使用用该酶制剂,可在不增加原料即玉米投入的情况下提高酒精产量3-5%以上,同时能耗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排放,我省酒精行业年可多获得经济效益 6亿元以上,使酒精生产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推动我省酒精工业的健康发展。四是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传统的酒精生产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差距很大,发达国家酒精生产企业的发酵液浓度为 17%以上,产能水平高于我国30%以上。采用该酶制剂可使我国酒精生产企业发酵液浓度从12%提高到15%以上,产能提高20%以上,单位综合效益提高300元/吨以上,工艺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五是发展循环经济。吉林省是目前世界上糠醛生产最大地区,年度可实现工业增加值约32亿元,是我省乡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省糠醛工业每年排放的 200万吨工业废弃物糠醛渣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基因重组酒精专用酶的深入开发,可衍生纤维素酒精专用酶,利用糠醛渣年产纤维素燃料酒精30万吨,可增加工业增加值 24 亿元以上,每年所产生的150万吨酒糟可作为我省西部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年度改良盐碱地15万亩,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目前,该产品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已产业化推广应用。